【碳纖維切割機】碳纖維產能產量現狀及發展未來前景預測
我國碳纖維發展歷程
我國碳纖維工業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62年,總體上與日本碳纖維的研發同步進行;2005年,我國碳纖維行業僅有10家企業,產能之和占全球總產能的1%;2008年,以國有企業為主的大量工業企業涌入碳纖維行業,但大多數企業在一些關鍵技術上無法突破,生產線運行及產品質量極不穩定,導致“有產能,無產量”的現象出現;2010年,國內碳纖維生產能力僅占世界高性能碳纖維總產量的0.4%左右,碳纖維需求嚴重依賴進口。
據統計,目前我國從事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研制、生產以及設備制造的廠家約有百余家。其中,大多是生產體育休閑用品,從事航空航天等高端碳纖維復合材料研制和生產的單位有10余家,從事纖維纏繞和拉擠成型工藝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企業40余家。我國碳纖維目前正處于全面擴張時期,碳纖維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之中。
在產品分類方面,我國基本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,T300級碳纖維已經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,目前實現千噸級產業化;T700級碳纖維千噸級生產線已建成,產品進入應用考核階段;T800級碳纖維百噸級線建成并已批量生產,并已能夠實現工業化生產,而高強高模型碳纖維M50J的生產技術已經有所突破。
圖表1:碳纖維應用的發展歷程圖
2017年我國碳纖維產能現狀
中國對碳纖維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,近五十年來發展速度非常緩慢,主要發展期集中在近十年,尤其是在“十一五”期間,碳纖維產量才開始出現明顯增長。截至2012年,我國碳纖維產業生產規模仍然較小、產品規格單一,國內市場供不應求。
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7-2022年中國碳纖維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2006-2014年我國碳纖維行業產能增長迅速,2006年我國碳纖維產量僅為1330噸,而到2014年,產能已達到1.58萬噸,復合增長率達35%;2016年我國24家具有工程產能以上產能的企業理論產能總計23810噸。
圖表2:2006-2016年中國碳纖維產能變化趨勢圖(單位:噸,%)
圖表3:2016年國內主要碳纖維企業產能匯總(單位:噸)
2017年我國碳纖維產量規模
據統計,2014年,我國碳纖維實際產量為3200噸左右,較上年增長約30%。據測算,2015年我國碳纖維產量約為3840噸,而2016年的產量則在4600噸左右,近年來我國碳纖維產量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。
圖表4:2006-2016年中國碳纖維產量變化趨勢圖(單位:噸)
2022年我國碳纖維前景預測
1、產量預測
近幾年我國碳纖維行業“有產能,無產量”的現象嚴重,2014年我國碳纖維產能達到1.5萬噸,而實際產量僅為3200噸。雖然我國碳纖維規劃產能較大,在建產能也較多,但實現的產量卻較少。
另一方面碳纖維行業核心技術始終掌握在國外部分企業手中,我國大部分企業尚達不到T300水平,產品技術含量較低、質量較差、銷路不暢,
綜合以上因素,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,未來幾年我國碳纖維行業在自主研發有所突破的情況下,產量將以19%以上的復合增速快速增長。到2017年,我國碳纖維產量將達到5500噸;到2022年,我國碳纖維產量將超過1.3萬噸。
圖表5:2017-2022年中國碳纖維產量預測(單位:噸,%)
2、產能預測
鑒于目前碳纖維行業產能重復建設率高,產能實現率較低,產能過?,F象嚴重,前瞻預計未來幾年的產能建設增速將會放緩,到2022年我國碳纖維的產能在3.1萬噸左右。“十三五”產能的實現和技術的突破是碳纖維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。
圖表6:2017-2022年中國碳纖維產能預測(單位:噸,%)
本文來源于網絡,由 碳纖維切割機 碳纖維數控切割機 瑞洲科技整理發布